『又一起來』Talk #3 『被動投資須主動 』 | 全新系列啟動!| 又上團隊: Kevin \ 亮均 | 會員訂閱 | 闕又上 2025.08.26

被動投資須主動

宇宙的大趨勢是熵值變大,逐漸走向無序、混亂,最終寂滅。

短時間尺度下見到的秩序,是可以維持的。但那都要作功──體態要維持,需要不斷對抗懶散;智慧也是,若不是每天都有點輸入與更新,很快就會停滯、甚至退化。

那麼,被動投資呢?

會不會也步上「不進則退」的命運?

「被動投資」這個詞很容易被誤解,以為是什麼都不做,任由市場帶著我們前進。

但實際上,被動的是工具──ETF、指數基金、全球配置;主動的,卻是選擇、觀察、判斷與自我修練。

真正的被動投資,其實有兩層「主動」:

  1. 主動辨識長期趨勢:
    被動投資的前提是相信經濟長期向上,但這不等於盲從。你要能辨識出哪些國家、哪些產業、哪些公司,有長期成長的潛力與護城河。這個判斷,本身就需要不斷學習與思考。
  1. 主動鍛鍊心性:
    真正能靠被動投資賺到大錢的人,不只是上了正確的車,更關鍵是能夠在過程中坐得住。天災、人禍、黑天鵝、灰犀牛,總會來敲門。在市場大跌時,你能不能「不做錯事」比什麼都重要。這種定力,是平時要練的,是日積月累的心性修行。

被動投資修的是厚積薄發的內功,有些人因為幸運,上了被動投資的車,賺了一波。便誤以為成功是理所當然,從此鬆懈,不再打磨自己的判斷力與紀律。結果一旦市場反轉,便在情緒與雜訊中主動丟盔棄甲,「被動」的清出場。

很多人請教巴菲特,什麼樣的技能組才可以變得很有錢,他總是說得很謙虛:「我只是個性與大腦迴路剛好適合做投資。」

巴菲特確實謙虛了,他對於財報與商業經營的深刻理解絕對是世界頂尖,是量化與質化分析的雙刀流高手。他其實是說,心性對投資的重要性遠高於知識與技術。

若是為了偷懶、為了「不要選股」而選擇被動投資,那可能會失望。因為這樣的選擇本身就是一種放棄──放棄理解、放棄判斷、放棄自我提升的責任。

但若你是為了把寶貴的專注力時間,傾注在打磨出高品質的決策,還能兼顧其他耗費巨大心力的生活面向──比如照顧家人、發展事業、培養關係──那麼被動投資是一種清醒的選擇。它讓你簡化操作,集中火力。

被動的是工具,主動的是選擇一個符合你人生哲學的投資路線。


近期課程

【線上課程】阿甘投資法陪跑課|心態鍛造 X 實戰訓練,7週啟動被動收入致富系統

【線上課程】致富行動指南|華爾街操盤手教你存到第一桶金300萬
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