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弦太緊則斷,太鬆則不鳴
亮軍回憶,自己自從 2023 年 9 月來美國讀書之後,常常無法像以前那樣,躺上床就秒睡。從小到大,他都算是「超級好睡」的人,但來到異地後,他發現自己竟然出現了 嚴重失眠 的問題:躺下後經常翻來覆去一兩個小時才能入睡。
這樣的變化讓他開始反思,想找出為什麼。最初,他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早上 運動量不足、體力消耗太少;結果發現,真正阻礙他入睡的,反而是晚上那段時間——大腦一直在運轉、思緒沒停下來。他說:「在該睡的時候,腦子還在賺」,當然就睡不著了。
Kevin 哥也分享,他雖然目前運動習慣很好,一週健身大約四天、加一天有氧,但「有時候身體累了,心卻沒辦法放鬆」,這讓他也經歷過睡眠品質不佳的時期。
兩人共同認定:想改善睡眠、想好好休息,不只是 躺下就睡 那麼簡單,而是要從早晨、白天、睡前整體去調整。
日間節奏的調整:體能、思緒與專注的平衡
亮軍提出,他早上如果沒有運動、體力消耗不夠,晚上會覺得「沒有累」而難以入睡;但他後來發現,其實更關鍵的是 晚上的思緒。Kevin 哥補充說,當人的注 意力與心理能量被過度消耗,身體雖然累,但大腦仍在運轉,就無法真正進入休息狀態。
他們建議從以下幾點入手:
- 睡前把「想做的事」、「明天要做的三件事」寫下來,把思緒從腦袋卸下。
- 白天儘可能讓早上是專注的時段,把重要/需用注 意力的工作安排在早上;而下午則安排一些機械性、較不需腦力的事務,讓大腦放鬆。
- 運動雖然有助於睡眠,但若 強度過高或訓練太頻繁,反而會讓肌肉處於「發炎」狀態,影響入睡。亮軍自己後來降低訓練強度,就有改善。
這一段對於財經學院的朋友來說尤其有意義:我們經常以為「工作越多、越拼就越好」,但其實如果忽略了身、心、靈三者的平衡,就可能走進反效果的循環。
睡前儀式與睡眠環境:打造真正「能睡」的時刻
就進入睡眠的環節,兩人聊到很多具體做法。以下整理幾個重點:
- 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:保持房間暗、安靜、涼爽,是提升睡眠品質的關鍵。:contentReference[oaicite:1]{index=1}
- 避免睡前思緒過度活躍:亮軍使用「把思緒寫下來」這招,就是為了讓腦袋「關機」一段時間,讓身體進入休息模式。這與睡眠專家建議的做法一致:在睡前給自己時間放鬆、關閉手機、避免想太多。:contentReference[oaicite:2]{index=2}
- 儀式化、延續性:例如聽白噪音或播 podcast、放鬆音樂、呼吸練習等。Kevin 哥提到,他會用這種方式讓大腦從「運轉模式」轉入「休息模式」。
- 限制下午/傍晚的訓練或刺激:晚間如果做過於激烈的運動,或是思緒被過度刺激,可能反而難以入睡。:contentReference[oaicite:3]{index=3}
在學習與投資的情境下,當我們常常需要處理複雜數據、分析市場,入睡前如果還帶著這樣的專注模式進入床鋪,那反而會影響真正的休息。
工作與休息的哲學:從「拼」到「平衡」
Kevin 哥分享,他以前是典型的「工作狂」,幾乎無休,感覺把自己逼到邊緣。後來他意識到,真正的 長期效益來自於生活節奏的 平衡,而不是一次次的極限拼搏。
他引用了 T Ferriss 所談的「一天工作四小時」概念,但他的體會是:這並不是追求極少工作量,而是理解 有效的注 意力時間有限。即使你花十小時工作,若注 意力無法持續,那麼真正產出的並不會比四小時好的太多。
在投資、理財的情境中,Kevin 哥指出:
- 若強迫自己「一天做很多筆交易」、或「每天都拼命找機會」而忽略了休息,反而風險提高、容易犯錯。
- 休息並非偷懶,而是 在為日後更強的表現儲備能量與專注力。
- 在規劃人生(包括財務/投資)時,像音樂一樣,需要「張力」與「放鬆」的節奏:不可能一直滿速,否則容易崩潰。
給又上財經學院的朋友一點提醒
在結尾部分,亮軍總結道:
「我相信我們的聽眾都是非常努力、想要進步的人,所以更要記得:讓自己好好休息。」
他們的對話,從自身經歷出發,提醒大家:
- 睡眠與休息不是工作後的「附加項目」,而是一環。
- 改善睡眠,不只是晚上躺下就睡著,而是從早上起床、白天安排、晚上儀式、思緒放下,每一段都重要。
- 在追求財務自由、投資成長、人生規劃的路上,若忽略了休息,那麼再多努力也可能走得吃力。
最後,他們呼籲:請給自己一個機會,從今晚開始,為身、心、靈打造一個讓你真的能休息的環境,這樣明天醒來你會更有精力,也更有創造力去面對投資與人生。
近期課程
【實體課程】101投資小白 – 高雄場 114/11/08~114/11/09
【實體課程】101投資小白 – 台北場 114/11/15~114/11/16
【實體課程】101投資小白 – 台中場 114/11/22~114/11/23
【線上課程】阿甘投資法陪跑課|心態鍛造 X 實戰訓練,7週啟動被動收入致富系統
【線上課程】致富行動指南|華爾街操盤手教你存到第一桶金300萬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