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投資與人生#45 】高雄讀書會愛麗絲、Martin的為什麼你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讀書心得上集 | 11月投資小白 台北 開放報名 | 企業課程 | 又上講師:建國 | 2025.11.5

高雄讀書會愛麗絲、Martin的為什麼你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讀書心得上集

學員投資故事:高雄讀書會的成長軌跡

在這一季的讀書會中,主持人 建國 與四位來自高雄的讀書會成員── 愛麗絲、Martin、Kevin、Karen──一起回顧了他們研讀了 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?(作者 闕又上)所帶來的思維轉變。

這個讀書會不是單純吃喝聊天,而是真正在讀書、在思考,也在行動,讓人能從中感受到那份「學習」的熱度與紀律。


投資觀念的啟動 — 愛麗絲的分享

愛麗絲作為這次分享的發起人,從第十一章「超額報酬」開始談起。

她提出兩個核心概念:

第一是所謂的 阿甘投資法(指的是簡單、長期、被動式的投資方法);

第二是加入 適度的危機錄,即在市場下跌時加碼以增加潛在報酬。

她舉出一個實例:如果從 1940 年1月30日投入1,000 美元在代表大盤的 SPY(或其等效指數基金)並長期持有,52 年後可能成長為33 萬美元。

若改為每年固定投入1,000美元,52年後可能變成355萬美元;再加上「每當市場下跌10%就再加碼」的策略,投入8.3萬美元則有機會變成629萬美元。

愛麗絲指出,重點不在於能否「戰勝大盤」,而是是否能「跟上大盤」並參與成長,使用指數型基金作為主體,是一條穩健被動投資的路。

因為許多主動選股者、經理人,經過長期觀察後,沒有辦法持續打敗大盤。

愛麗絲強調:「如果你的投資期間比較短,單純阿甘法就不夠,必須搭配良好資產配置」。

在分享中,她也提醒:許多台灣投資人追求快速致富、追高殺低,卻沒有留住資金,也沒有系統性地累積資產。


建立有錢人腦袋 — Martin 的觀點

接著由 Martin 分享第十一章第二節「投資的甜蜜點」。

他從「你是否能換上有錢人的腦袋」談起。

即便收入不變,若理財觀念、資產配置轉變,就可能與他人拉開差距。

書中指出,股市經歷長年多頭後,如果跌幅累積達到約 30%~38%(美股大盤歷史資料中約此範圍),就可能是所謂的「甜蜜點」──也就是進場的好機會。

對於台股而言,可能這個甜蜜點要到約 45%。

Martin 解釋,所謂甜蜜點並非「剛好低點」而是「相對低」的區間。

當市場下跌到那個範圍,同時你已經準備好、心理有底,那麼就更具備加碼的條件。

他說:「不是說只要跌了30%就一定是底,重點是你要有心理準備、有哲學、有系統,才能面對這樣的機會」。

他也指出,台灣市場因為散戶比例高、制度不同,下跌或回彈可能比美國市場更激烈,因此這些甜蜜點的參考數字需再做調整。


故事化的體驗 — Kevin 與 Karen 的分享

在 Kevin 的分享中,他將自己置入那位「買指數基金、每跌10%就加碼」的角色。

他提到自己曾面臨市場波動、心理拉扯:當看到下跌時,第一反應是擔心「是不是買錯了?」但藉由讀書會的討論,他慢慢建立「波動是正常的」觀念,理解長期投資的節奏不是一直漲,而是經歷跌、反彈、再上漲。

他說:「我以前看到股價跌就後悔,現在看到跌反而想:這或許是加碼機會。」這樣的語氣裡,有一種從被動害怕走向主動接納的轉變。

而 Karen 從女性投資人的角度分享,她談到身邊許多朋友認為「我工作已經夠忙,投資應該穩穩的,不能太冒險」。

但透過這本書,她開始思考:單把資金放在定存或債券,看似安全,其實會被通膨、被經濟變化悄悄耗損。

她引用書中的一句話:「你不是真窮,而是觀念窮」來反思自己。

她說:「我決定從定存轉向指數型基金,並搭配適度的資產配置,而不是完全債券化。」


讀書會的文化與互助精神

主持人 建國 在最後回顧時強調,這個讀書會之所以與眾不同,是因為四位成員不只是讀,還把內容整理成 PPT、在群組中熱烈討論、互相問答、挑戰自己的舊觀念。

他提到:「真正的讀書會,不是吃吃聊聊,而是讓知識轉化為行動、讓觀念開始影響生活。」

此外,他也指出,透過企業內部課程、員工理財教育、退休準備課程等為出發點,整體社會的理財觀念也能逐步升級。


關鍵學習整理

  1. 被動投資法:簡單、安全、長期。選擇像 SPY 或其等效指數型基金,避免過度追求打敗大盤。
  2. 資產配置+加碼策略:年輕時多投入成長型資產,隨年紀提高進債券比例;當市場跌幅累積達「甜蜜點」時,勇於加碼。
  3. 波動不是敵人,而是機會:建立心態「跌幅是正常且可利用的」,而不是恐慌退出。
  4. 建立投資哲學與觀念:了解自己為何投資、為何選擇這樣的方式,觀念比操作更重要。
  5. 資訊不是孤島、互助學習很重要:像這樣的讀書會,不只是讀書,而是討論、問答、實踐,讓觀念落地。

建議方向

  • 設立模擬帳戶練習「跌10%即加碼」策略,降低實際操作壓力。
  • 定期檢視資產配置,確認是否符合當下風險承受度與人生階段。
  • 留意市場過度上漲時的「警戒點」,強化風險意識。
  • 每月追蹤自身理財行動,例如記錄是否有按計畫加碼或調整。
  • 分享過程中的挑戰或錯誤,讓團隊學習彼此經驗,建立安全學習文化。


近期課程

【實體課程】101投資小白 – 台北場 114/11/15~114/11/16

【實體課程】101投資小白 – 台中場 114/11/22~114/11/23

【實體課程】2025年度論壇大會 114/12/07

【線上課程】阿甘投資法陪跑課|心態鍛造 X 實戰訓練,7週啟動被動收入致富系統

【線上課程】致富行動指南|華爾街操盤手教你存到第一桶金300萬
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