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又上財經#336】『 投資最重要的底層邏輯 』 | 阿甘的保險寶典:全方位理財第二堂課 新書上市 | 免費電子報訂閱 | 闕又上 | 2025.11.17

投資最重要的底層邏輯

在 2025 年 11 月 17 日,我站在課程結束後的錄影鏡頭前,準備講一個令我深思的故事,也是一場投資人生中最寶貴的學習經驗。

這是發生在我們台北 101 的實體課程結束後的回顧,現場幾乎座無虛席,來自全台各地的朋友齊聚一堂,代表著我們實體課程暫告一段落的意義。

隨著今年大多數場次都已額滿,唯一還能參與的是我在生鮮時書推出的「阿甘投資法」影音課程,這也是我誠心推薦給還沒參加實體課的朋友們的補救方案。

但今天,我想講的不只是課程,而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:關於一位學員L先生的投資經歷

他曾經在台積電上賺了將近一千萬元,但後來卻因為一個錯誤的操作賠掉了大部分的資產。

這不是一場普通的失敗,而是一個值得所有投資人警惕的教訓。

透過這個真實案例,我們來拆解:投資最重要的底層邏輯究竟是什麼?


一場從天堂到地獄的投資故事:L先生的崩盤經歷

L先生是我們的一位學員,他的故事在台北場引起全場震撼與反思。

他的投資起點是來自母親的支持──借了600萬的資金,在一段時間內操作台積電非常成功,帳面資產來到1500萬,光是獲利就將近900萬

聽起來是不是像贏家?但故事才剛開始。

在某個時間點,台積電股價下跌,他聽到我提到「現在的價格很性感」,於是他不僅買進,而且使用了期貨槓桿進場。

這一步,成了他致命的轉折點。台積電ADR從160跌到134,雖然後來反彈,但由於使用槓桿,他不只沒賺到反彈,還被斷頭、強制出場,最終只剩下350萬現金,從高峰的1500萬跌落回原點以下,幾近潰散。

這不是操作錯誤而已,而是風控失敗的代價

使用槓桿,本質就是把刀放在自己心臟上轉輪盤,遲早有一天會刺中自己。

巴菲特曾說:「不要輕易使用融資。你可能只是還沒碰到它反噬的那一刻。」這句話,我經歷過,也看著L先生親身體驗。


貪婪、恐懼與缺乏耐心:投資最大的敵人

在L先生的案例中,我看到的不只是槓桿帶來的風險,還有三個更根本的問題:貪婪、恐懼和沒有耐心

他不是不知道風險,而是急於翻身。他想「一次成功」,想「從900萬變成3000萬」,所以不顧一切地加大槓桿下注。

但真正的投資從來不是這樣做的。越想快,越會慢;越怕輸,就越輸

如果他當時選擇不使用槓桿,僅用原本的1500萬現金去持有台積電,即便股價跌了50%,最終也會反彈回來,那他現在仍是個千萬資產持有者。

但他選擇了「性感」之後的「若影若現」、「極度性感」,結果就是從天堂回到地獄。

這種投資心態的誤區,不只是技術問題,而是價值觀的問題。不理解風險,就不會有真正的獲利。


投資知識 vs 投資能力:你知道不代表你會做

讓我更驚訝的是,L先生其實是財務金融系畢業,在銀行待過,對於財經理論可說是如數家珍。

但他自己也承認,這場操作讓他體悟到一件事:學問太多,實戰太少,是一種致命的錯誤

投資不是一門靠背誦公式與K線技巧就能掌握的事情,它需要的是真正的經驗與心態鍛鍊。

而這,也正是我們這些課程要傳遞給大家的核心:學習如何用對的方式累積資產,而不是靠賭博或投機一夜致富

我給予L先生肯定的,是他願意再回到投資小白的教室,重新學習

他曾經說過,自己在最慘的時候連活下去的勇氣都快失去,這一點我聽了也很不捨。

但他選擇站起來,這才是我最佩服的地方。一個人不是不能跌倒,而是要跌倒之後懂得反省與成長。


資產配置、家庭支持與人生的下一步

在這件事情上,L先生的母親其實扮演了關鍵角色。雖然給了600萬,但其實她留了一手,保留了100萬沒有投入。

這是什麼?這就是一種風控思維的體現,一種「不能賠掉全家本錢」的危機預警。這樣的做法,才是真正的「資產配置」智慧。

而現在,L先生剩下350萬現金,雖然不如過往風光,但也比零好得多。他開始慢慢學著觀察市場,準備下一次更穩健的布局。

我給他的建議是:從一個 good boy,成為一個 good man。真正的投資不是為了炫耀,而是要讓家人安心,要成為一個可以照顧自己與家人的人。你

不能只是因為炒股失敗,讓爸媽擔心、讓自己崩潰,這樣的人生是虧的,不是賺的。


投資底層邏輯的總結:風控才是真本事

這一場投資故事的核心,其實很簡單,就是一句話:投資最重要的底層邏輯就是「風險控管」

不管你多會選股,不管你看得多準,只要一次失控,就可能全盤皆輸。

這也是為什麼我從來都鼓勵大家,先從最基本的 ETF 開始,先學會穩穩的投資,再來談個股、槓桿與主動操作。

投資不是比速度,是比誰能活得久、活得穩。

最後,我要謝謝L先生,他用自己真實的故事,替大家上了一課。我也希望,這段故事可以讓你我思考:你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,有沒有忽略了什麼?你是在靠實力,還是靠運氣?你準備好了嗎?還是只是想要快點翻身?

穩健、耐心、風控,才是我們真正要學會的投資法則。


🔥阿甘投資法陪跑課|心態鍛造 X 實戰訓練,7週啟動被動收入致富系統

  • ✅ 超過 5000 人已購買
  • ✅ 不看盤、不選股,買對ETF,讓世界為你賺錢
  • ✅ 2025/07/14 已開課
👉立即了解課程


阿甘的保險寶典【印簽版】:全方位理財第二堂課

10個迷思 ×  10個要領 ×  18個保險重點打擊 ,
啟動保險思維,輔以投資策略,
讓保險守住風險底線,投資創造上限! 

‧你的保險是「買」的,還是「規劃」來的?
‧你是否繳了高額保費,卻在事故發生時才發現保障不足?
‧從小幫孩子把保險買好、買足、買滿,是正確的保險規劃嗎?
‧從理財的角度來看,台灣人最愛的「儲蓄險保單」,究竟是靈丹還是毒藥?
‧買壽險,要選有現金值,還是無現金值的保單比較好?

闕又上老師以40年厚實的保險規劃與理財管理經驗,在本書運用數據的支持,加上對人性與人生的觀察,在眾多產品、銷售技巧與利益衝突當中,整理出以簡御繁的規劃軸線,簡單直擊核心。傳授如何用最少的成本買到最大的保險,省下來的錢用來投資的「雙劍合璧保險哲學」!本書列舉了四大議題:

  議題一:人生四大風險「生老病死」的保險建議
「半生(失能)、老、病、死」之人生四大風險,要了解與規劃管理,就必須了解保險架構與結構。本書將失能列為重中之重,尤其中壯年更是重要,畢竟此時影響的不只是自己一個人,而是一個家庭。

  議題二:從單身到退休的完整藍圖
依照人生不同的階段,從單身族、頂客族、有小孩的家庭,一直到中老年,逐步探討保險規劃的重點,並提出實際建議,幫助您更清楚地檢視,自己拿到的保險規劃內容是否合理。

  議題三:台灣投保人常犯的十大迷思
台灣投保人十大迷思最重要的第一項,就是不了解金錢運作的法則,也不了解保險是整體理財的一環節,需要全方位考量。最根本有效的,就是及早打造「可以應付各種風險,而且是多項來源的資產製造器」。

  議題四:保險經紀人如何創造雙贏
身為專業的保險經紀人,卻只能引導客戶購買公司力推的產品,來達到業績目標嗎?保險公司開發的任何一項產品,都有適用的族群與對象,找到你的目標客戶族群,以需求分析為重要基礎,那就是金礦之所在!

本書特色

本書特別指出──
保險常犯的10個迷思,
掌握保險的10個要領,
聰明規劃的18個重點打擊!

完整理解保險與投資,
雙劍合璧的核心理念!

阿甘的保險寶典訂購連結 ~

博 客 來:請點這裡

誠      品:請點這裡

MOMO:請點這裡

金 石 堂:請點這裡

讀       冊:請點這裡
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