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又上財經#328 】『 投資,你會有福報嗎 ? 』 | 會員訂閱 | 兔耀中秋咖啡禮盒上架(中秋節特惠) | 免費電子報訂閱 | 闕又上 | 2025.9.8

【又上財經#328 】『 投資,你會有福報嗎 ? 』 | 會員訂閱 | 兔耀中秋咖啡禮盒上架(中秋節特惠) | 免費電子報訂閱 | 闕又上 | 2025.9.8

投資的福報是什麼:不是求神拜佛,而是方法與心法

這兩週我看了不少投資影片,有的解讀經濟數據,有的談產業趨勢。數據每週在變,解讀也常互相矛盾。就像就業率轉弱,市場又把壞消息解讀成好消息,開始押注央行可能加速降息,甚至有人預期今年會降三次。這些都是論述,可以參考,但不能當成行動準則。投資要靠方法,更要靠心法。我固定在週二、週四做會員影片,談風險控管與資產配置,但我也強調:加入不是為了聽名牌。抱著撿便宜訊號的心態進場,效果非常有限;沒有方法與紀律,偶爾撿到的收穫,很快也會在下一次波動裡吐回去。真正的福報,不是神明偏愛,而是天道酬勤、複利酬紀律,該做的事要持續做對。

兩家台東小吃店的啟示:相同努力,為何結果不同

我常在企業課程裡分享台東兩家很有名的小吃店。兩家都很認真、口碑也好,但投資與用人心法不同,結果差很大。

第一家店的老闆娘北上聽我課,回台東場又帶先生再上一次。她買《阿甘投資法》給員工,推動大家用薪水定期定額買 0050,並且下了一個少見的承諾:「照書做、買 0050,三到五年後若竟然賠錢,店裡補你損失。」這不是灑錢,而是把信任、制度與紀律綁在一起。幾年過去,她告訴我,有員工資產接近一千萬。這是一個傳統小吃店的員工,靠的是觀念、紀律與時間。這家店在營運上也做了正確的安排:店面擴張時,員工建議用區域開關節省人力;遇到我在台東做公益演講,乾脆中午提前打烊,整隊去上課。有人酸「不賺錢嗎?」她的回應是:「去上課,之後賺得更多。」她把觀念當資產,投資在人的腦袋裡,換來長久戰鬥力與向心力。

第二家店,老闆娘也上過課,但先生沒來。先生非常辛苦,常常在外面也要時時注意店裡狀況,靠不斷叮嚀與提醒員工來維持秩序。這樣的管理方式,用力很多,但把事做對的比例未必更高,員工的信任與自主也比較難培養。相同努力,結果不同,差別在於:一個把正確的投資觀念與信任制度化,讓員工會理財、敢擔當、願意投入;另一個則把力氣花在監控與糾正,自然很難釋放團隊的潛力。我常說,會理財的員工和不會理財的員工,戰鬥力差很多。一個人若背著債務壓力、投資總是賠錢,注意力難集中、心情也容易受影響;當員工在公司得到正確的投資教育、資產逐步累積,他就更能安定專注,把客人照顧好。

風險控管與自省:天道酬勤,先把該做的做好

我錄這段內容的時候,還遇到小插曲:麥克風忘了充電,錄到一半沒聲音,只好重錄。這就是風險控管沒做好,僥倖一次,代價就是重工。投資也是一樣。別把希望寄託在「拜拜多、神明多照顧」;福報不是祈求來的,是做對來的。我很認同那句話:We do the best, God does the rest。先把能控制的做到位:閱讀、資產配置、風險邊界、資金節奏、心理數值;剩下市場給不給面子,再交給時間。沒有勤勞與方法,談福報是奢望。

我也鼓勵大家重拾閱讀。不是每本書都能直接幫你賺到錢,但真正有系統、有驗證、有結構的內容,能幫你在風險來時不亂、在行情好時不飄。就像我送書給那位多年同學,他總問「現在可不可以買台積電?」我更希望他先把方法學起來,而不是永遠卡在點位焦慮。觀念打開、方法落地、紀律堅持,你會慢慢看見屬於自己的福報。

結語:把投資當工程,不當賭局

最後我想用最簡單的話收尾:把投資當工程,不要當賭局。工程需要圖紙、預算、時程、驗收;投資也需要資產配置、風險控管、現金流與檢核機制。當你願意用簡單正確的方法,長期、重複、穩定地執行,複利就會站在你這邊。如果你是企業主或 HR,也歡迎把理財教育納入企業內訓,員工會理財,企業更安定。最後再提醒一次:又上老師沒有 LINE 群組,沒有帶單服務;我只在臉書公開粉專與 YouTube 分享內容。遠離詐騙,保護你與家人。願你從今天起,把對的事持續做對,把福報做出來,而不是等出來。

近期課程

【線上課程】阿甘投資法陪跑課|心態鍛造 X 實戰訓練,7週啟動被動收入致富系統

【線上課程】致富行動指南|華爾街操盤手教你存到第一桶金300萬
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