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菲特的兩套投資哲學
我常說,「投資哲學」,會幫助你找到適合你的「投資策略」,再由投資策略,找到適合你的「投資工具」,可惜我們多數人都要跌跌撞撞付出代價,才能夠領悟到,什麼是適合自己的投資哲學和策略,沒有人生經驗,和股市經驗的人很難領悟透澈。我這幾年的觀察是,巴菲特,最起碼有兩套投資哲學,第一套是給他的遺產繼承人的子女們,第二套是他之前管理波客夏公司(Berkshire Heathway)的投資組合。
我常說,「投資哲學」,會幫助你找到適合你的「投資策略」,再由投資策略,找到適合你的「投資工具」,可惜我們多數人都要跌跌撞撞付出代價,才能夠領悟到,什麼是適合自己的投資哲學和策略,沒有人生經驗,和股市經驗的人很難領悟透澈。我這幾年的觀察是,巴菲特,最起碼有兩套投資哲學,第一套是給他的遺產繼承人的子女們,第二套是他之前管理波客夏公司(Berkshire Heathway)的投資組合。
回到今天的核心:投資到底是技巧重要,還是觀念重要?我在股市的30多年經驗告訴我,觀念永遠比技巧來得關鍵。技巧人人可學,但觀念是你對市場的理解,是你面對風險的態度,是你遇到黑天鵝事件時的判斷與反應。就像4月7日那天台股大跌,很多人不敢進場,但我敢。為什麼?因為我有長期投資的信念與風險管理的能力,而不是單純看當下的技術指標。
一提到「投資者如何處理匯率風險?」這個問題,說實話,很多時候是掛羊頭賣狗肉。匯率風險從來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議題,我也不認為有一種完美的解法。不過,我願意分享一些我深思後的經驗與做法,雖然不是百分百精準,但也希望能啟發你自己的思考。
大家好,我是小均,是一位來自屏東的學員。這篇文章是我參加又上財經「101基礎課程」兩次課程後的心路歷程分享。從一開始對投資一無所知,到現在擁有清楚的理財理念,我真心認為這堂課對我的財務人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回顧幾年前,我幾乎對投資理財一無所知。買賣股票還是靠打電話給營業員,價格全憑感覺下單,幾乎沒在看盤。
大家好,我是彥良,今年四十多歲。老實說,在參加這次課程之前,我從來沒有涉足任何投資領域。原因有二:一方面是成長過程中,家庭沒有這方面的教育;另一方面,是因為我的父親曾經因為融資操作股票失敗,所以從小就告誡我們「千萬不要碰股票」。但我想澄清一點:爸爸其實並不是反對投資,而是反對借錢投資。他告訴我們,借錢買股票是極其危險的行為。
大家好,最近有不少朋友問我:「台幣到底會升值到哪裡?現在還適合換美金嗎?」今天我就想用我多年來的實戰經驗、金融背景,還有在《全方位阿甘節稅法》一書中提到的「大漢堡理論」,來跟大家深入談談這個熱門話題。早在1985年,我還是窮學生時,就親眼見證台幣從42元一路升值到24.7元。
我想跟大家深入聊聊台積電(TSMC)這檔股票,以及我為什麼會在大家恐慌時果斷切入。過去一段時間,我一直強調台積電的結構性優勢,從營業活動現金流、投資與融資能力、財務掌控力等等面向,深入剖析它的安全性。
在近期股市劇烈震盪、外資齊聲下修評等之際,投資達人闕又上卻反其道而行,在台積電(2330)股價落至848元左右時,砸1億元大舉買進。他不僅無懼短線波動,仍堅定看好台積電2030年股價上看2000元,目標價從未改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