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ishna的職涯與投資哲學路
在又上財經學院的論壇群組中,有一位學員 Krishna 曾公開分享她的投資旅程與人生轉折。
本文將以第三人稱視角,帶您走進 Krishna 的故事──從外派職涯到被動收入探索、從新手入門到摸索多元資產配置的成長歷程。
一、職場起點:挑戰與視野的擴張
Krishna 在訪談中坦言,她從業於傳產工廠負責外銷市場,過去幾年常駐東南亞各國,是典型的外派工作型態。她欣賞這段經歷帶來的視野開闊與文化薰陶,認為「在另一個國度生活」就像開了一扇新的視窗。雖然外派常有辛苦與壓力,但若年輕人無家庭包袱、有冒險精神,她非常鼓勵跳脫舒適圈,到海外磨練自己。
後來,她於 2024 年左右回台,並經歷職業角色的變動。
返台之後,她開始重新思考人生與收入來源的可能性,這也為她踏入投資領域奠定了基礎。
二、被動收入的萌芽:突如其來的契機
Krishna 回憶,自己在回台之初並未有投資基礎,也沒有理財觀念。正巧那段時間因為某些變故,她失去了固定的薪資收入來源,迫使她必須尋找第二份收入來源。她試著在網路上搜尋「被動收入」、「理財工具」等關鍵字,便開始接觸房地產、外匯、黃金、股票、債券等投資工具。
她認為,股票是門檻較低、較容易進入的選擇,因此選擇從股票市場切入。她大量閱讀理財書籍,也曾報名價值投資類課程,慢慢建立對財報、企業估值的認識。
三、從零開始的選擇:為什麼選股票?為什麼選台股?
起初,Krishna 完全沒有投資經驗,連最基本的財商課題都不懂。她坦承,早期賺到的錢幾乎「花光」或隨興花用,沒有系統性儲蓄或投資習慣。家人與身邊朋友也很少談論投資,因此她幾乎是孤軍奮戰。
在眾多可能的投資標的中,她經過觀察與比較後決定從 股票 著手,首選 台股。雖然她曾接觸美股、日股等不同市場,但那時都還無法充分理解,因此置於後面。於是,她透過報名價值投資老師的課程、多位老師的單操作,逐步驗證操作心法與策略是否適合自己。
在實戰中,她會觀察老師的選股邏輯與績效,再比對自己的性格與風險承受度,如此漸漸建立自己的投資方向與標準。
四、早期操作:首次入場與獲利體驗
Krishna 回憶,她在 2017 年底進場,第一次買的是偽創(假設為某支股票名稱)。之後,她也有嘗試金融股與科技股,如中信金、聯強、金控等。最具代表性的是有一次跟著老師操作聯發科,她買在約 235 元,後來上漲至約 290 元,她選擇在約 20% 獲利時賣出。對於那時還是投資新手的她來說,能在短期內賺到十多萬,已令她非常開心。
她坦言,這樣的操作並非完全照著老師的腳本,而是透過觀察、實驗與調整。她會判斷老師策略是否能落地實現,也會思考自己是否能承受操作方式。
儘管如此,她後來也體會到,最難的是「個股應否止盈」的時機判斷。有時候自己過早下車,反而錯過長段漲幅。她說:
「對新手來說,最難的一件事就是對個股的止盈判斷。」
五、走入美股:疫情下的機會與挑戰
2020 年疫情爆發時,Krishna 當時人在紐西蘭。她觀察到許多同學與老師都大膽買入美股,於是她也決定試水美股市場。因為當時自己對市場消息、基本面並不熟悉,她採用了「先買少量、漸進加碼」的方式,一開始每檔標的只買一股,慢慢累積信心與經驗。
她描述自己一路買進、一路加碼,只要看到漲勢就追入。但她也坦言賣得太早、資金分配不合理、策略未成形等問題,導致許多潛在收益被錯失。儘管如此,她仍在那段時間取得約 15% 起跳的實現收益,對於一位美股新手而言,已讓她驚喜。
六、砥礪與挫折:台股操作的高風險時刻
回到台股部分,她曾操作台積電。Krishna 表示,她幫母親買的幾張台積電股票買在較高位置,例如 668 元左右,後來一路下跌至 370 多元。她雖有壓力,也被家人唸過操作失策。然而,她仍然選擇持有,並非因為自信,而是她初期所學的「價值投資理念」──當價格低於合理估值,就可逢低布局。
她坦承,那一段期間並不容易,曾經一度資金吃緊、而無法加碼。直到 2024 年底,她因緣際會於論壇大會再次聽到老師對台積電的長線展望,認為台積電在 2030 年有可能攀升至 2,000 元,這讓她更加堅定持股,並不再輕易減碼。她認為,這樣明確的價值預判與目標對她來說,是一根定心錨。
在那個階段,她開始注重 資金控管、資產配置、防守與進攻策略交錯使用。她也逐漸接觸債券、ADR、ETF 等工具,以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風險。
七、從跟單到自我成長:策略轉型與心路歷程
Krishna 認為,過去幾年她多是跟著老師單操作,但後來意識到只能讓自己逐步建立 自己的投資哲學,否則容易受她人影響、走失方向。她對老師的感激還在於,老師提供了明確的長期願景(如對台積電的目標價預期),讓她在浮動的大盤中保持定心。
她表示,後來自己除了股市之外,也投入資產配置學習,把資金分散於股、債、現金、ETF、ADR 等工具。她認為當股市大跌時,債券便是可以調度的緩衝;當資金短缺時,可以考慮賣債轉股的操作。
她也直言自己在操作上並不完美,仍在不斷學習中。許多時候她會犯錯──亂買亂賣、調配失衡、沒有明確策略、過早賣出或賺少了等不利決策。但她認為這些都是成長的養分,也是讓她更成熟的關鍵。
八、給年輕人與投資新手的建議
從 Krishna 的分享中,我們可彙整出以下對年輕人與投資新手的提醒與建議:
勇於跳脫舒適圈,接受挑戰:外派或異地工作,能開拓視野、累積人生歷練,對思維與格局有很大幫助。
務必有備案(Plan B):當主動收入不穩定時,要有被動收入的思考與布局。
從易入手的工具開始:股票門檻較低,是許多新手進入市場的選擇,但仍要搭配學習。
跟老師學習,但要驗證與適配:初期可跟單操作,但後續必須檢視老師策略是否適合自己的風格與能力。
建立屬於自己的投資哲學與紀律:不能只「跟著買」,要有自己的目標、資金控管與進出邏輯。
重視資產配置與風險控制:分散於股、債、ETF 等工具,隨市場變動做調整。
長期思維與定心錨很重要:若有明確的長期願景,例如對某支股票設定目標價,有助於克服波動恐懼。
九、後記與祝福
透過這次採訪,Krishna 的投資人生如一幅漸漸鋪展的畫卷:從職場漂泊、被動收入的探索、從零起步到多元資產嘗試,一步步學習、犯錯、修正。她坦誠自己並非完美的投資人,但正因為不斷學習與調整,才得以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。
她也期盼自己能儘早建立堅定的投資哲學,並在未來的股票市場旅程中越走越穩、越來越有力量。而對於所有在這條投資道路上奮鬥的朋友,她也以暖意語氣送上祝福:願每位學員都能在理財與股市之路上持續成長、智慧累積,最終實現財富與人生的圓滿。
近期課程
【實體課程】101投資小白 – 高雄場 114/11/08~114/11/09
【實體課程】101投資小白 – 台北場 114/11/15~114/11/16
【實體課程】101投資小白 – 台中場 114/11/22~114/11/23
【線上課程】阿甘投資法陪跑課|心態鍛造 X 實戰訓練,7週啟動被動收入致富系統
【線上課程】致富行動指南|華爾街操盤手教你存到第一桶金300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