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一起來

『又一起來』Talk #3 『被動投資須主動 』 | 全新系列啟動!| 又上團隊: Kevin \ 亮均 | 會員訂閱 | 闕又上 2025.08.26

亮軍在國中畢業後迫不及待地開了證券帳戶,最初依靠的是技術分析。他追隨節目中的指標,研究線圖,以為只要突破五日線或均線就能判斷買賣。雖然短期賺過錢,但很快遇到瓶頸——技術分析無法解釋股價背後的原因。隨著學習深入,他開始閱讀財報、研究不同投資流派的著作,逐漸理解到:投資不能只依靠單一方法,而是要透過跨領域整合、事後檢討,在經驗與反思中找到自己的框架。這正是多數投資新手會經歷的轉折:從「追求公式」到「理解本質」。

『又一起來』Talk #2『理專真的懂理財嗎? 』 | 全新系列啟動!| 又上團隊: 亮均 \ 力芳 | 會員訂閱 | 闕又上 2025.08.19

力芳曾在金融業服務 18 年,從理專到財務顧問,她看見理專角色從「理財顧問」逐漸被制度推向「銷售員」,客戶利益常被忽略。她親眼見證投資型保單與新基金如何成為業績壓力下的工具,甚至導致知名餐廳老闆虧損數千萬。後來她接觸建國老師的理財理念,找到真正以客戶為本的理財邏輯,毅然辭職投入教育與顧問工作。她鼓勵投資人應建立基本理財觀念,善用理專資訊、避免盲從推銷,朝向適合自己的財務規劃。

『又一起來』Talk #1『唸到碩士真的有用嗎? 』 | 全新系列啟動!| 又上團隊: Kevin \ 亮均 | 會員訂閱 | 闕又上 2025.08.12

亮軍與Kevin展開一場跨世代對話,分享從不同背景踏入投資領域的故事。Kevin原是半導體工程師,年輕時考取CFA,因《資產配置》一書結識老師,最終加入團隊;亮軍則從音樂背景跨界財經,運用刪去法找到投資興趣,嘗試斜槓發展。兩人探討世代差異、職涯選擇與「時代紅利」,一致認為靈活應變與持續累積可攜帶資產,比一時成就更重要。Kevin也分享華德福教育理念,強調先打好硬體,再裝軟體,為孩子保留未來轉向的彈性。

Scroll to Top